“區塊空間被商品化”的想法並不正確,並且非常忽視現實世界的市場動態。 一個好的隱喻是房地產。 土地是無限的,但某些土地因為靠近機會而更有價值。(例如紐約市) 在遠離這些有價值土地的地區建造更多房屋並不會使該土地的價值降低,就像創建無限的區塊鏈並不會使頂級區塊鏈的價值降低,也不會使這些區塊鏈的區塊空間商品化。 用戶總是會支付額外費用來使用頂級區塊鏈,因為這個額外費用基本上只是進入機會的費用。 此外,還有一個更廣泛的誤解,即區塊鏈擴展問題已經基本解決。這是因為目前有100條不同的鏈,交易費用為$0.001。這裡得出的自然結論是,這證明了區塊空間被商品化,因為利潤已經壓縮到零。這是錯誤的。描述區塊鏈“性能”的最重要且未被充分討論的指標之一是中位數燃料費用。 簡單來說,中位數燃料費用基本上意味著: - 當區塊鏈的實時需求為10 TPS時,進行一次交易的成本是多少 - 當區塊鏈的實時需求為100 TPS時,進行一次交易的成本是多少 - 當區塊鏈的實時需求為1,000 TPS時,進行一次交易的成本是多少 等等…… 當你有1 TPS的實時需求時,建造一個交易費用低於一分的區塊鏈是非常容易的。 當你有1,000 TPS及以上的實時需求時,建造一個交易費用低於一分的區塊鏈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可能是我們行業需要解決的最重要問題。唯一接近實現這一目標的鏈是Solana。 有些人可能會冷嘲熱諷地認為,我們甚至不需要建造能在這種規模下提供優越用戶體驗的鏈,因為我們這個愚蠢行業根本不會有那麼高的需求。 不過,這裡有一種相對的觀點,我也認同。為什麼我們的行業無法真正爆發,是因為技術尚未建造到能夠應對需求的程度。在2021年,當時的高峰狂熱中,許多普通人經歷了必須支付$100以上的交易費用。這對用戶和建設者來說都是不可原諒的。 想像一下,建造一個你真心相信能夠病毒式傳播的應用,但如果應用獲得太多用戶,體驗就會開始對每個人造成損害。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大多數建設者今天所面臨的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