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在遛狗時聽了@Noahpinion與@oren_cass在a16z播客上關於關稅對製造業影響的辯論()。有些內容與我下個月為一個會議準備的新論文密切相關,所以我想分享一個初步圖表和一些評論。 Oren認為,關稅(假設它們能夠持續,並且被預期會持續,這是一種很大的假設)最終會促進製造業,但短期內會有一些痛苦。他是100%正確的,但他忽略了一些重要的背景。 對所有製造商品的關稅確實會在長期內增加製造業就業,但僅會略微增加(不到2%)。而且,這一結果的實現需要很長時間。在短期內,製造業就業將急劇下降,並且會在10年以上的時間內保持低迷。這是由於供應鏈調整摩擦造成的,正如Tsyvinski和Liu最近的ReStud論文所建模的那樣( 此外,最終整體製造業就業的增加掩蓋了許多內部的重新分配。該行業的許多部分實際上會縮小。製造業中唯一真正增長的部分是我稱之為“玩具”的行業:這些行業位於供應鏈的下游,具有高貿易彈性(即,容易用國內產品替代外國產品的東西)。(順便提一下,這些“玩具”行業正是美國貿易赤字,尤其是與中國的貿易赤字的主要組成部分。) 其他行業,特別是那些低貿易彈性的行業(在這些行業中,用國內產品替代外國產品更困難)將會縮小。我稱這些行業為“鋼鐵”(低彈性,上游)和“汽車”(低彈性,下游)行業。這些是我認為我們認為在戰略上重要的行業。 因此,關稅在某種意義上可以“再工業化”美國。但(i)這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實現,並且會給製造業帶來多年的痛苦,(ii) 它不會實現我認為像@oren_cass這樣的人所希望的那種再工業化。
38.5K